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漫長旅程般的肚皮舞學涯-台灣肚皮舞發展概況3-2



譯自Learning Matrix: A Long Journey -The Belly Dance Scene in Taiwan by Lisa Chen
http://www.gildedserpent.com/art43/lisataiwanscene.htm

圖片提供:Al Maha


本文為小眼麗莎應鑲金響尾蛇線上肚皮舞雜誌邀稿所撰,為饗國內舞友,特別譯成中文供大家參考。



透過舞碼來學習基本功或步法的組合固然是有其效益,但是完全只靠舞碼來學習肚皮舞往往也可能會誤導學生或舞者們,忽略了傳統肚皮舞的其他基本要素。

我這裡所說的其他基本要素包括技巧與了解音樂及節奏。當我們透過觀賞現場表演以及上課的方式對國外的傑出舞者與知名大師有更多的接觸後,我們開始了解到,想要達到她們在舞台上的成就,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舞碼而已。

強調教授肚皮舞技巧的老師們變得大受歡迎,是對於這股日益高漲的認知很自然的反應。

在我們學習肚皮舞的早期歷程裡,我們主要的管道來自於中東地區;因為我們相信向來自原生地區的舞者們學習才能得到最大的效益。但是我們很快地就發現語言與文化的隔閡嚴重地影響了我們學習的效益。

對我們來說,阿拉伯文不是常用的外國語文,而本地學生對於中東文化更是非常陌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方式往往變成視覺觀察然後複製:不論老師示範什麼動作,我們都是全盤接受,透過視覺上的觀察與記憶,然後加以模仿。這樣的學習缺乏嚴謹的系統性教學,以及相關資訊的補充。這導致了更多的困惑不解!舉例來說,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對於同樣一個動作可能會有數種不同的說法。而往往這些名字因為我們對於動作背後所包含的文化意涵或精神不了解,而難以理解。

因為BDSS的高度曝光與大受歡迎,有些台灣的肚皮舞者開始轉而向美國肚皮舞社群請益。

我們開始透過DVD與大師營課程向美國肚皮舞老師學習;我們發現這似乎更為容易溝通,也較為有系統。(畢竟英文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外國語言之一) 此外,我們透過網際網路,偶爾會有些紙本資料,而得到了相當多關於肚皮舞的訊息與知識。許多美國的舞者與學者在70年代親赴中東地區進行田野調查,留下了相當珍貴的文獻與紀錄,這些寶貴的文化資產適足以填補我們對於中東音樂與舞蹈認識不足的鴻溝。



2005年ATS與部落風皮舞透過首度參加部落風肚皮舞節的台灣舞者被引進台灣。在此之前,當地舞者與觀眾只接觸過夜總會表演風格肚皮舞或東方舞。

我們因此體認到肚皮舞世界裡存在著許多不同形式的肚皮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