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部落刺青


獲Carolena Nericcio同意譯寫自Tribal Tattoos by Adriene Rutherford, May 1997, Tribal Talk

正如許多其他FCBD表演服飾的豐富元素一樣,面部刺青有其來自部落社會的文化根源。北非、紐西蘭、南非、印度的原住民文化裡都採用面部刺青來表達不同的意義:從功能面到象徵意味的層次都有。

早期的刺青通常用來彰顯大地與女性的生育力量。部落社會裡所使用的刺青與精神層面,以及個人與神靈之間的關係息息相關,特別是透過經歷痛苦與流血以追求永恒的個人內在力量的儀式性。此外,刺青往往也是一種考驗,部落女性如果無法經歷刺青的痛苦,她將被認為不具生育子嗣的能力。

柏柏爾族以及摩洛哥人的面部刺青具有部落連繫的功能。這項風俗兼具精神層面以及世俗需求。他們認為沒有面部刺青,祖先將認不出進入冥界的後世子孫。柏柏爾族採用刺青作為保護,舉例來說,下巴上一條簡單的線條就可以遏阻邪惡力量入侵。女孩兒們在8至9歲之間開始刺青,並且終其一生都持續著這個習慣。

毛利人在女性進入青春期後開始刺青。刺青主要在唇部與下巴,並具有吸引異性的作用。全然藍色的嘴唇在毛利文化裡被認為是美的表徵。毛利刺青也透露了被刺青者的社會階級、家世、擅長技能、婚姻狀況。

在部些特定的部族裡,刺青象徵著圖騰動物的力量。Majoruna女性會刺上動物鬚以喚起美洲豹的力量與保護作用。波洛洛(Bororo)女性的孔雀刺青象徵她追求美貌的企圖或向終生伴侶宣誓愛意。

面部刺青亦被採用以進行療瘉與追求魔力。印度的艾努女性以刺青象徵信奉女神,並籍此疾病惡鬼。緬甸的巫師會以黑色三角形刺青為單身女性帶來愛的訊息,刺青染料中還包括蟾蜍粉與蜴蜥,年事高的女性會將這塊刺青覆蓋起來,以免被人誤認為還在找老公的老處女。

對FCBD的成員來說,面部刺青具有部落美感,不但區別舞蹈風格形式,也代表了舞者之間相互連結的情感與認同。刺青是個人行為亦對個人意義深重,但團員們共同採納則是一種社群連結的歸屬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