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日 星期四

視現化3-1


獲Carolena Nericcio同意譯寫自Visualization by Carolena Nericcio, Crossroad, May 2000, Tribal Talk

Crossroads為FCBD於1997至2001年所發行的刊物Tribal Talk中,由Carolena Nericcio親自執筆的專欄,在這個專欄中她以ATS創始者的觀點來闡述她的想法,回答其他舞者及廣大學生們對於ATS以及部落風肚皮舞的各項問題。

當Nadia告訴我她對於「ATS動作的起源簡介」一文的想法時,我開始思索著:「那麼我該寫些什麼來回應她的想法呢?」於是我打開我的筆記本,開始在瀏覽著我隨意記下的話題。然後「視現化」(Visualization)這個字就映入我的眼簾裡。

不論我在教授特定動作或步法,我都會試著以不同的方式來解釋,以便讓學生們都能了解。人們學習與吸收資訊的方式主要有三種:聽覺型、運動型、視覺型。基本上,這意味著人們透過聽從老師的口語敍述,去做或"感受"一個動作,或者是實地觀察他人示範這三種方式來學習。這種學習過程的延續便是視現化這個動作。

在我們的大腦裡,有一塊部位是無法辨別強烈的信念與一個實際的動作之間有何差異。這亦是我們透過神經傳導的方式來進行大幅度的肢體動作以及細微的身體姿勢。兒童透過觀察大人們執行各項工作或日常生活,因為他們的運動學習以及語言能力都尚未臻健全。當我們開始認識我們的身體,並且能夠進行某種程度的控制時,我們便可以利用聽覺型學習與運動型學習兩種方式來吸收新知,學習新的動作。但是這個學習流程並非僅止於我們開始學步,會自己刷牙,或能夠自己綁鞋帶之際。視現化能協助舞者重新定義一個步法或姿勢,進而讓觀眾能有所體會,產生連結。


透過視現化的學習方式加以強化的動作能讓身體做出彷彿真的會發生的動作來。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部落風肚皮舞大部份的舞步來自於日常生活裡簡單的行為舉止。其結果便是這些動作喚起了觀眾腦海深處裡對於那些日常動作的印象,他們會覺得這些舞蹈動作是熟悉而且真實的。觀眾的回應與舞者正在進行的動作因此產生連結。這就是為什麼你會聽到一些觀眾說在觀賞的過程中彷彿自己也上台去跟著舞者一起跳過的道理。這種心理狀態對於表演者與觀眾都能提供令人滿足的感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