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ATS是否純粹狹義地意指FCBD或者是一種較為廣義的認定兩人以上團體即興表演的肚皮舞形式,至今在肚皮舞社群裡仍未有定論或公議。筆者認為應該尊重這些舞團對自我舞蹈形式及風格的自我闡釋與定位。在筆者觀點,ATS是一種建立於表演形式本質上的廣泛定義,因此在文中的ATS不只意指FCBD,唯以其ATS形制為例論述之。
因為ATS是一種兩人以上的團體即興舞蹈-這個說法在邏輯上其實就是一個很奇妙的說法,一人難以成為團體,兩人是相互依靠的夥伴,三人以上便是個小社會了,所以在表演進行中,因著人數眾多,所以會有些小規定或不言可喻的默契,才能讓這個小小宇宙自成一體地運作起來,但是即興的本質讓這些小規定或默契也受到約束,意思就是不能所有的行進與動作都要事先說好,否則就失去了即興的本質。
很多開始學習ATS的舞友們往往會對於各式各樣的位置與方向感到霧裡看花,不知所以然而難以理解,就像數學白癡的小眼麗莎,每每在代數與三角涵數的苦海裡掙扎。但正如同FCBD團長Carolena Nericcio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說的,think of logic!個人秀的舞蹈只需全力追求自我發揮,但是團體即興就要仰賴符合邏輯的思考讓大家都能在該轉方向時轉到對的方向,該轉圈時一起轉。
或者我們可以試著以生活化的方式來討論ATS看似繁複卻又簡單無比的原理與規則吧!
課題一、三角涵數的空間定位
45度角的自我定位
大部份採用ATS概念的肚皮舞形制,如果是選擇單邊為主的方向,則通常以舞台左右兩側之固定一側為基本點,意即左斜前方或右斜前方45度角的位置,因此大部份時候ATS的舞者不是以正面與觀眾面對面,而是以略略側身的方向,除了可以藉此展現舞者全身的優美線條之最佳角度-套句某藝評大家前輩的經典名言,confronting is too bold!(太過正面直接未免也太大膽!)
45度角的另一實用功能在於協助領舞者與追隨者的互動關係,略略側身的姿態比較容易看到提示動作(cue點),在進行轉向或轉圈時也較有遮掩其短的優勢。
因此找出45度角的定位是每一個ATS舞者的基本功課,從第一堂課起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等到開始與其他夥伴共舞時,才發現自己總是看不到領舞者的提示動作或者是老是轉方向時與別人都不太一樣。
45度角可說是各種隊形與轉向轉圈的基礎點,與Posture一樣是ATS的基本。
90度的半轉就定位位置
90度角常見於快板動作的半轉(Half Turn)以及四分之一轉(Quarter Turn)。
半轉在快板動作中,包括turkish shimmy w arm and turn、Arabic shimmy w arm and turn以及single bump half turn,通常都會有45度角的正面先向左轉至90度的側面位置,再分別向左或向右轉至後面。
四分之一轉目前有Ghawazee shimmy,由45度角先向左轉至90度角,再向左轉至背側,再向左轉至右側,最後再多轉一點回到45度角的位置。
90度的位置,很像是就定位的準備位置,某種程度上來說,非常具有cue的意味,但是這與cue無關,而是一種邏輯的思考方式,以領舞者與追隨者的互動關係來說,如果直接向右半轉,形成領舞者與追隨者對望的態勢,則成為領舞者想要更換下一個領舞者的fade或形成圓圈隊形的指令,容易造成追隨者的困惑與誤解;反之若領舞者直接由45度角向左轉至90度,熟悉動作的追隨者就知道接下來是半轉的開始。
120度的定點轉向
慢板動作的轉向動作,大致可分為快快轉與慢慢轉兩大類。先說慢慢轉,慢慢轉是分作三次,做三次動作把整個圈圈轉完,例如torso twist向左後轉一次,再往右後轉,最後轉向前面45度角的torso rotation,或者是通常搭配佛朗明哥花形手的hip circle,是向右轉向右後,再轉向左後,最後回到前方45度角。所以在這種轉圈中,每次的角度大約都是120度左右,只有最後一次回到正面,還是要維持45度角,所以不會是完全的120度。
值得一提的是,快板動作裡也有慢慢小轉的動作,例如single bump、double bump、reach & sit、up 2 down 3等,特別是single bump,為了要與single bump half turn區別,通常自45度角定位向左邊轉時,不會第一次就轉到半轉的90度位置,而是像分針那樣每五分鐘一格地慢慢轉過去。
用腦袋瓜子跳舞聽起來一點都不藝術味也完全沒有浪漫之感,就如同藝術史課堂上老師說梵谷那彷彿充滿跳動火焰的「麥田昏鴉」其實是充滿精確計算的結果,被人硬生生潑上一大盆冷水;狂熱的情緒能令一己感動不已,但是通過理智的溝通管道與表達形式,稍縱即逝的洶湧狂潮方能細水長流,感動久遠。這是一種覺知地感受情緒與抒發情緒的狀態,看似無情卻有情。
因為ATS是一種兩人以上的團體即興舞蹈-這個說法在邏輯上其實就是一個很奇妙的說法,一人難以成為團體,兩人是相互依靠的夥伴,三人以上便是個小社會了,所以在表演進行中,因著人數眾多,所以會有些小規定或不言可喻的默契,才能讓這個小小宇宙自成一體地運作起來,但是即興的本質讓這些小規定或默契也受到約束,意思就是不能所有的行進與動作都要事先說好,否則就失去了即興的本質。
很多開始學習ATS的舞友們往往會對於各式各樣的位置與方向感到霧裡看花,不知所以然而難以理解,就像數學白癡的小眼麗莎,每每在代數與三角涵數的苦海裡掙扎。但正如同FCBD團長Carolena Nericcio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說的,think of logic!個人秀的舞蹈只需全力追求自我發揮,但是團體即興就要仰賴符合邏輯的思考讓大家都能在該轉方向時轉到對的方向,該轉圈時一起轉。
或者我們可以試著以生活化的方式來討論ATS看似繁複卻又簡單無比的原理與規則吧!
課題一、三角涵數的空間定位
45度角的自我定位
大部份採用ATS概念的肚皮舞形制,如果是選擇單邊為主的方向,則通常以舞台左右兩側之固定一側為基本點,意即左斜前方或右斜前方45度角的位置,因此大部份時候ATS的舞者不是以正面與觀眾面對面,而是以略略側身的方向,除了可以藉此展現舞者全身的優美線條之最佳角度-套句某藝評大家前輩的經典名言,confronting is too bold!(太過正面直接未免也太大膽!)
45度角的另一實用功能在於協助領舞者與追隨者的互動關係,略略側身的姿態比較容易看到提示動作(cue點),在進行轉向或轉圈時也較有遮掩其短的優勢。
因此找出45度角的定位是每一個ATS舞者的基本功課,從第一堂課起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等到開始與其他夥伴共舞時,才發現自己總是看不到領舞者的提示動作或者是老是轉方向時與別人都不太一樣。
45度角可說是各種隊形與轉向轉圈的基礎點,與Posture一樣是ATS的基本。
90度的半轉就定位位置
90度角常見於快板動作的半轉(Half Turn)以及四分之一轉(Quarter Turn)。
半轉在快板動作中,包括turkish shimmy w arm and turn、Arabic shimmy w arm and turn以及single bump half turn,通常都會有45度角的正面先向左轉至90度的側面位置,再分別向左或向右轉至後面。
四分之一轉目前有Ghawazee shimmy,由45度角先向左轉至90度角,再向左轉至背側,再向左轉至右側,最後再多轉一點回到45度角的位置。
90度的位置,很像是就定位的準備位置,某種程度上來說,非常具有cue的意味,但是這與cue無關,而是一種邏輯的思考方式,以領舞者與追隨者的互動關係來說,如果直接向右半轉,形成領舞者與追隨者對望的態勢,則成為領舞者想要更換下一個領舞者的fade或形成圓圈隊形的指令,容易造成追隨者的困惑與誤解;反之若領舞者直接由45度角向左轉至90度,熟悉動作的追隨者就知道接下來是半轉的開始。
120度的定點轉向
慢板動作的轉向動作,大致可分為快快轉與慢慢轉兩大類。先說慢慢轉,慢慢轉是分作三次,做三次動作把整個圈圈轉完,例如torso twist向左後轉一次,再往右後轉,最後轉向前面45度角的torso rotation,或者是通常搭配佛朗明哥花形手的hip circle,是向右轉向右後,再轉向左後,最後回到前方45度角。所以在這種轉圈中,每次的角度大約都是120度左右,只有最後一次回到正面,還是要維持45度角,所以不會是完全的120度。
值得一提的是,快板動作裡也有慢慢小轉的動作,例如single bump、double bump、reach & sit、up 2 down 3等,特別是single bump,為了要與single bump half turn區別,通常自45度角定位向左邊轉時,不會第一次就轉到半轉的90度位置,而是像分針那樣每五分鐘一格地慢慢轉過去。
用腦袋瓜子跳舞聽起來一點都不藝術味也完全沒有浪漫之感,就如同藝術史課堂上老師說梵谷那彷彿充滿跳動火焰的「麥田昏鴉」其實是充滿精確計算的結果,被人硬生生潑上一大盆冷水;狂熱的情緒能令一己感動不已,但是通過理智的溝通管道與表達形式,稍縱即逝的洶湧狂潮方能細水長流,感動久遠。這是一種覺知地感受情緒與抒發情緒的狀態,看似無情卻有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